2006年德国世界杯
2006年德国世界杯(2006 Germany FIFA World Cup)是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。比赛于2006年6月9日至7月9日在德国境内的12座球场举行。这是继1974年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德国举行,也是继1998年后世界杯再次在欧洲举行。
北京时间2006年7月10日,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举行,意大利通过点球以5比3击败法国夺冠。
法国队长齐内丁·齐达内获得世界杯金球奖,两名意大利队成员法比奥·卡纳瓦罗及安德烈亚·皮尔洛分获银球奖及铜球奖;两名德国队射手米洛斯拉夫·克洛泽及卢卡斯·波多尔斯基分别夺得世界杯金靴奖及最佳年青球员,该次金靴得主仅攻入5球且无人并列,是自1962年世界杯以来进球数量最少的一届。
A组
|
德国
|
哥斯达黎加
|
波兰
|
厄瓜多尔
|
---|---|---|---|---|
B组
|
英格兰
|
巴拉圭
|
特立尼达和多巴哥
|
瑞典
|
C组
|
阿根廷
|
科特迪瓦
|
塞尔维亚和黑山
|
荷兰
|
D组
|
墨西哥
|
伊朗
|
安哥拉
|
葡萄牙
|
E组
|
意大利
|
加纳
|
美国
|
捷克
|
F组
|
巴西
|
克罗地亚
|
澳大利亚
|
日本
|
G组
|
法国
|
瑞士
|
韩国
|
多哥
|
H组
|
西班牙
|
乌克兰
|
突尼斯
|
沙特阿拉伯
|
姓名
|
国籍
|
姓名
|
国籍
|
---|---|---|---|
上川彻
|
日本
|
马科·罗德里格斯
|
墨西哥
|
山苏·梅丁
|
新加坡
|
本尼托·阿琼迪亚
|
墨西哥
|
伊萨姆·艾尔·法塔赫
|
埃及
|
奥斯卡·鲁伊斯
|
哥伦比亚
|
考菲·科德贾
|
贝宁
|
卡洛斯·西蒙
|
巴西
|
皮特·普雷德加斯特①
|
牙买加
|
马克·希尔德
|
澳大利亚
|
卡洛斯·亚玛利亚
|
巴拉圭
|
马西莫·布萨卡
|
瑞士
|
格拉汉姆·波尔
|
英格兰
|
法兰克·德布利克尔
|
比利时
|
霍拉奇奥·埃利松多
|
阿根廷
|
瓦伦丁·伊万诺夫
|
俄罗斯
|
乔治·拉里昂达
|
乌拉圭
|
路易斯·梅迪纳·坎塔莱霍
|
西班牙
|
埃里克·普拉
|
法国
|
马库斯·默克
|
德国
|
罗贝托·罗塞蒂
|
意大利
|
鲁波斯·米歇尔
|
斯洛伐克
|
马西莫·德桑蒂斯②
|
意大利
|
|
|
注:①皮特·普雷德加斯特因伤退出裁判名单。
②马西莫·德桑蒂斯因“电话门”事件被取消执法资格。
|
所属大洲足协
|
参赛球队
|
---|---|
亚洲区(4席)
|
伊朗国家男子足球队
|
日本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沙特阿拉伯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韩国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非洲区(5席)
|
安哥拉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加纳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|
科特迪瓦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|
多哥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|
突尼斯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区(4席)
|
哥斯达黎加国家男子足球队
|
墨西哥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|
美国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南美洲区(4席)
|
阿根廷国家男子足球队
|
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厄瓜多尔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巴拉圭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大洋洲区(1席)
|
澳大利亚国家男子足球队
|
欧洲区(14席)
|
克罗地亚国家男子足球队
|
捷克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英格兰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法国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德国国家男子足球队(东道主)
|
|
意大利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荷兰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波兰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葡萄牙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男子足球队(首次参赛)
|
|
西班牙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瑞典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瑞士国家男子足球队
|
|
乌克兰国家男子足球队
|
参考资料:
赛事进程
预选赛
小组赛
2006年德国世界杯小组赛积分榜